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10:02 食材供应链分会
10月2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产品供应链分会承办的“2020第八届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年会”在重庆召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为讲话内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
自5月14日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可以理解为“一国最终产品的供需均衡将主要通过国内市场来实现,而对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等的参与将有效地促进供求均衡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国内消费、国内投资等内需发挥主导性作用,而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融资等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0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运行在50%以上。三季度均值为51.2%,较二季度均值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复苏势头增强。分项指数变化显示,供求均衡进一步强化,对外贸易持续改善,大中小型企业协同共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向好发展。综合来看,经济整体运行稳中向好。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将对于各类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此变革转型之际,我们更应该集结各位行业精英,共探未来发展之道。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常态·重塑农产品供应链”,近些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发展迅猛,除国内自产农产品规模和结构不断优化外,我国进出口生鲜农产品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从2017年起进口增长迅猛,2019年我国跨境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457.26亿美金,较2018年相比增长11.86%。
同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农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环节节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2019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综合市场数量为648个,营业面积超过两千五百万平方米,成交额突破一亿两千万万元。
在政府的宏观统筹指导下,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管控进一步增强,同时对于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和整治。国家支持政策的主要方向涵盖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推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的运作模式;助力数字农业、农村电商、“互联网+”及农产品上行建设;提高鲜活农产品运输质量;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管理;特色农产品商品化建设;加强冷链相关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以及补充农产品相关利好政策等多个维度。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尤其近五年是农产品电商快速增长的阶段,生鲜农产品区域愈加明显,产品安全及标准化与冷链物流等问题亟待解决。反观2020年上半年,产品滞销,市场倒逼,农业人口过剩且老龄化严重……各类问题集中爆发,也突显出农产品供应链现存短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传统农批市场以及原有农批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定位,无法更好的满足目前实际流通环节的运作需求,因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农产品市场急需加强现代化、智慧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加快转型升级。
农产品流通过程涉及多方主体,尤其是跨境农产品相关业务。目前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涉及主体众多,上下游衔接环节相互监控及交接标准缺失,造成无法形成有效的上下游相互监控。
目前国内无统一的全程监控平台,且各环节监控标准及方式不统一,造成问题暴露时,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定位。
突发事件发生时,目前各环节均采用应急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虽然有效控制了当下紧急情况,但是增加了成本投入和延长了流通环节周期,不利于长时间的常态化操作。
非常时期,我国农产品供应仍存在保鲜保供的服务能力、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风险治理水平等方面的短板,传统农产品流通存在流通环节繁琐、流通效率低下,流通服务设施与体系落后或缺乏等问题。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各类突发情况的发生,让大家重新审视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全社会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对于农产品供应链未来发展,我提出四点建议:
以“供应链五流”理论为指导,推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为出发点,统筹推进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建设,全面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信息高度对称的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为地方农产品出村进城提供关键要素支撑,打造贯穿“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全流程的“双三同全追溯”农产品温控供应链体系,实现农产品产能和供应链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满足居民高质量消费和农产品消费升级。
增加政府与企业的联动合作,对于整体应急流程和方案进行梳理,建立联动合作机制,通过多方力量,保证应急物资的流通。创新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持续优化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信息共享和组织协调机制,打造多元化保供主体。除传统批发市场外,继续深化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与城市周边区域的高效联动。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涉及跨省物流的复杂网络结构,疫情常态化防控增加了不同省份之间农产品流通的阻碍,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农产品流通监管方需常态化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减少农产品供应链参与方因疫情产生的不信任感,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打造农业和食品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五流”的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和共享化。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进行集成,构建智慧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提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效率和水平,使得供应链的每一个场景、流程、环节所有的动作与行为都变成可控的数字形式,实现人、机、物、信息的共享、协同,供应链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和可视化,有效消除“牛鞭效应”,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向规范化、规模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各地区防疫政策、疫情风险等级有差异,沟通平台的确立从根本上能够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沟通问题,有效的降低政府对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的难度。同时平台能够帮助政府了解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参与主体的真实需求,帮助政策因地制宜、因政施策。
针对集散环节建立明确的卫生查验及消毒杀菌等操作规范和标准,给实际操作主体予以明确的操作指导和查验标准。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做好一二三产融合的制标、贯标和融标。开展我国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的知识、人才和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专题研究。扶持培育一批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领域的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和标准实际,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适应,贯穿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全产业链标准及操作规范,以市场化方式切实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责任编辑:食材供应链分会